遍地开花的软装馆足见市场利好
前几年,当“硬装”领域的装修、建材销售受楼市调控影响而略显疲态时,饰品、家纺等“软装”市场却形势大好。放眼南京软装市场,除宜家、红星美凯龙、金盛等综合型家居卖场外,不少家装公司也开始着力进军软装市场。而一些软装设计工作室也纷纷成立,或线上或线下承接各类软装设计业务。此外,不少知名的软装品牌也纷纷入驻南京。这些软装馆,从窗帘、墙纸、床品、灯具、地毯等产品的零售,到软装咨询、设计、安装一条龙服务,可谓齐全。
总体看来,“轻装修、重装饰”的风潮,已经从“方法论”演变成实实在在的消费行为,可是,面对愈加趋同的各大软装市场,要走出严重的同质化,我们需要纠正发展之路上存在的各种缺点。
缺失规范,亟待引导行业发展
软装行业走进大众的视野,也是近几年的事。有人说现在的软装市场就像十几年前装修公司刚涌现出来一样,准入门槛和前期投入都极低,导致市场的一片混乱,主要表现在价格不透明、服务没有统一衡量标准、产品选材用料没保障、艺术价值参差不齐等等。由于软装产品广泛,同时又属于感官性极强的服务行业,无论行业还是各企业内部都没形成相应的标准、规范,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维权不易。业内专家认为,虽然家纺、灯具、家具等软装有其对口的相关标准把控质量关,但是对于材料多样的摆设类产品,目前可参考的标准还不多,消费者最好能货比三家。
缺少专才,原创设计少之又少
卖场里的软装区,虽然产品琳琅满目,但是所谓的“软装顾问”更像是产品销售员,对于某件软装单品很熟悉,却没有整体的搭配知识,对业主来说,还是要买回去凭借自己的想象去搭配。而所谓的软装设计工作室,既没有样板间也没有产品资源库,靠着设计师及业务员对各大卖场的熟悉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带顾客淘货,而一般去的地方都是他们达成合作的店面,销售回扣也是“潜规则”。
相对而言,软装家居馆已经是目前比较“专业”的选择。然而,笔者和几个软装馆的设计师交谈后了解到,他们之前大多是硬装设计师,做软装也多为“半路出家”,因此设计的原创性无法保证,抄袭现象随处可见。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软装市场缺少原创设计氛围和市场环境,投入大成本做设计却敌不过仿冒品价格优势,诸多进口一线品牌饰品在国内市场可以看到很多仿冒品,但后者在价格上仅为正品的几十分之一,这成为制约国内软装原创设计进步的阻碍。
结语:若不重视原创设计的输出以及作出相应的市场规范,这两个痛点足以成为软装市场成长历程中的致命伤,愿所有的软装家居人都能反思、正视并解决它,促使行业往更稳健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