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腐蚀的危害与腐蚀的分类
金属在环境的作用下所引起的破坏或变质称为金属的腐蚀。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与金属相接触的物质, 例如大气、 土壤、 水、 生产用的原料、 材料及其产品等。金属的腐蚀主要是由于这些物质与金属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引起的。金属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变化使金属单质变成了化合物, 生成了与原有金属的组成和性质全然不同的另一种物质, 尤如木材烧成了炭或二氧化碳一样。
腐蚀造成资源浪费、 事故发生、 国民经济受损等, 危害性大。据统计, 水泥窑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金属由于腐蚀而在使用中报废。由此可见, 冶炼所得的金属中大约有九分之一或10% 左右, 将由于腐蚀而无可挽回地损失掉。腐蚀给各国的国民经济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但长期以来, 人们对此并没有充分的认识。从表 可知, 腐蚀所造成的直接的国民经济损失竟占国民生产总值1-4% 之多。
腐蚀的分类,金属腐蚀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腐蚀过程的不同分类为:
(1 ) 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是金属与环境介质直接发生化学作用而产生的损坏, 在腐蚀的过程中没有电流生成。引起化学腐蚀的介质不能导电。
(2 ) 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金属在介质中由于发生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损坏, 在腐蚀的过程中有电流产生。引起电化学腐蚀的介质都能使电流通过。金属的腐蚀大多属于电化学腐蚀。